2023/09/27 (三) 14:20~17:20(線上工作坊 Online Workshop)
2023/10/04 (三) 14:20~17:20(線上工作坊 Online Workshop)
2023/10/18 (三) 14:20~17:20(實體工作坊 Workshop)
活動紀錄:
活動為三天(2023/09/27、10/04、10/18)的海報工作坊,由客座講師Carlos González Manjarrez全英文授課,設計學系施令紅教授協助課程主持與翻譯,讓同學清晰的理解課程內容。
第一天工作坊的主題為「符號學在視覺傳達的重要性」,Carlos老師以「為什麼沒人懂我的設計」開題,講述符號學的重要性,並以皮爾斯的三元論(Peirce’s Triad)說明對象(Object)、代表物(Representamen)、詮釋項(Interpretant)三元素如何構成符號(Icon)、指示符號(Index)、規約符號(Symbol),老師以生動活潑的案例讓同學理解這三者的差異及其重要性,並講述圖像如何藉由簡化而更有想像的空間,以Abraham Moles的符號層級(Levels of Iconicity)理論讓同學了解如何透過有系統的方式簡化圖像。再講述文化方面的視覺符號如何與海報產生連結,透過實際案例與同學討論社會習俗(Social Codes)的影響,並讓同學進行主題發想。
第二天工作坊的主題為「視覺傳達與修辭學」,Carlos老師以更多案例補充上週的符號層級,並講述視覺傳達的傳播模型。接著請工作坊同學用全英文的方式講述單字發想,Carlos老師、施令紅教授協助同學梳理發想的脈絡,選出最適合的主題,並用修辭學講述如何用擬人化(Personification)、轉喻(Metonymy)、倒裝(Anastrophe)、對比(Antithesis)、轉用(Enalage)、省略(Elispsis)、誇飾(Hyperbole)、(Litotes)、矛盾(Paradox)、重複(Repetition)、借代(Sinecdoque),共11種方法轉換圖像的視覺效果。再以7個發想流程案例教導同學如何從符號學分析文字主題,將其變為具有圖像化的海報,並請參與同學實際實作加深印象。
第三天的工作坊以海報成果展為主,施令紅教授主持翻譯,Carlos老師講述國際比賽中得獎作品的特點,敘述不同海報的案例,讓同學了解海報傳達的細節。請同學以全英文發表的方式進行,不只訓練同學們的口語表達,也增進國際設計間的交流,並由Carlos老師、施令紅教授講評以及修改建議,讓同學獲益良多,期待未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能持續舉辦工作坊課程,增進同學間的思維創意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