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與富邦人壽攜手推動失智友善協尋手鍊優化計劃,初階設計評選會亦及防失智保健宣傳講座活動

為引領更多民眾關注失智協尋議題,提升病友申辦協尋手鍊服務量並強化企業的ESG社會關懷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師大)與富邦人壽於2023年開始攜手合作推出「失智關懷協尋手鍊優化產學案」,期能通過優化設計與宣傳,引發更多關注失智議題。本計畫由台師大設計系鄧建國教授帶領設計團隊(蔡佳璇/魏宏臻/林子馨/蔡景崙)執行,經由「醫療單位醫師護理人員」、「失智患者」、「照顧者」、「手鍊推廣者」等四個面向調研,並彙總意見符合使用者期待的下一代新手鍊設計,主辦單位提出六款設計,經初評選定三款手鍊設計進入下一階段發展。

本次評審會於2023年6月7日舉行,初選評審會由計畫主持人台師大設計系鄧建國教授主持簡報發表六款概念手環設計,邀請到: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老人福利科趙佳慧科長、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張淑卿秘書長、設計顧問施昌甫老師出席擔任評審、以及富邦人壽公關廣宣部團隊代表共同參與。評審們針對臺師大團隊所提供的手鍊設計提供專業意見,並選出三款手鍊設計進一步進行設計發展。根據評審意見,初選的六款手鍊設計以去標籤化、改善配戴流程和增加舒適度為基礎,力求呈現「祈福」、「生命力」以及「溫暖」等祝福意象。趙佳慧科長提到,手鍊應該考慮到長時間配戴的耐受度和審美,衛福部亦有高齡福祉的配套措施以提高銀髮族的健康保健資源。張淑卿秘書長則提醒手鍊的鍊條不應過長,以避免配戴者可能受傷的情況。
另外,富邦人壽建議手鍊應包含能與社會溝通的理念,在未來的參賽和展覽等活動中安排手鍊的曝光機會,進一步提升失智友善議題的關注度。在輔具及產品開發的面向,中原大學商設系產品組施昌甫助理教授則針對各款設計的材質、結構及製造的經濟性提出建議,強調在高齡社會正在改變的觀點,建議手鍊設計應考慮顏色、材質和外觀花紋處理方式的多樣性,亦須呼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選用低耗能低度環境傷害的製程,以提供未來高齡族群更多的選擇與社會期待。

本次「失智關懷協尋手鍊優化產學案」的推動旨在提高未來民眾對失智協尋議題的關注度,評審會根據各方的意見達成共識,由六款設計中選出「牽手」、「回家」、「生命之窗」等三款設計進入下一步的改良階段。此次評審議發現,優選的三款手鍊,其命名恰巧是:「牽手」、帶您「回家」,開啟「生命之窗」 之寓意。這三款設計將繼續發展並融合其他設計的優點,將於九月最終款式的形式呈現給大眾。在專案設計期間,主辦單位臺師大設計系也辦理失智關懷系列演講,同時加強宣導失智病友與醫療單位及社福單位形成聯絡網,提高申辦協尋服務的意願,並期待通過優化設計和宣傳,為失智友善議題帶來更多關注和支持。